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2024年08月24日 阅读 (57)

这两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浏览次数高达800万的提问: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下面有一些颇有争议的回答: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这让我联想到近期播出的综艺《我最爱的女人们》。在节目中,“小包总”杨烁在把家务都“分配”给妻子后,也说了一句:千万不要跟女生讲道理。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作为女性,感受是复杂的。我想起自己曾经也跟男朋友耍赖“不听道理”,因而有些羞愧;然后又觉得有些得意,因为我认为自己“大部分时间是讲道理的”、“跟别的女生不一样”;而在这些得意里面,还有一些难以察觉的委屈,想要反驳“女生都不爱讲道理”,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我所感受到那些羞愧、得意、委屈,究竟源于什么?为什么无论是指责还是支持女生不讲道理,似乎都将女性置于某种尴尬的境地?

今天,我们通过日本社会学家上野千鹤子教授的著作《厌女》,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是厌女症?

“厌女症”(misogyny),被用来表达人们对女性的蔑视、贬低和物化的态度和意识。

上野教授认为,在传统的父权制性别二元论中,男女两性的位置是不对称的:社会秩序的权力主体是男性。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通过男人的认同来“成为”自己的性别身份。

也就是说,男人需要得到同性集体的认可“成为男人”,而通过一致化地将女性作为性的客体,是性的主体者(男人)相互认可和团结的基础。这个过程中,“女人”被当作(性的)客体予以认可。(ky:这与我们所看到的其他形式的压迫、歧视都是相似的,譬如白人曾通过奴役黑人而“成为白人”、譬如通过“团结一致”霸凌转校生的校园小团体。)

而来自女人的认可,是男人的主体地位得到确认之后,伴随得到的“奖励”。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厌女症”≠“性别歧视”

这两个概念是有所联系的,但也有一些不同。

性别歧视核心是认为男性优于女性,它的根源的确是“厌女”文化;“厌女”是个更为宽泛的概念,而有些“厌女”的表现并不是性别歧视。

例如,很多女性经常因对自己身体和外形不满意、嫌恶而感到焦虑。这种对女性身体的外在凝视和自我审查并不是因为人们觉得“男性天生就比女性美”,而是因为人们将女性的身体默认为可以被强加意志的物体。

“厌女症”强调的是社会文化对女性的桎梏和压迫。社会学家allan g. johnson认为,“厌女症是对女性的一种文化态度,因为她们是女性,所以对她们怀有蔑视和仇恨。厌女症是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 并且弥漫在整个社会中。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为什么我们要谈论“厌女症”?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女性开始争取选择生活的自由权利,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性别平等的话题。许多人或许有此疑问:真的还有人在“厌女”吗?

我们,或是身边大部分的女性朋友,家境尚可,接受过高等教育,很多是独生女,有一些即使有兄弟也并不曾被区别对待。我们跟男性一样参与职场竞争,甚至更加出色。最近热播的《权游》《复联》里也有为数不少鲜明、独立的女性角色——表面看起来,现在的社会似乎对女性更友好、更平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再“厌女”了。

(1)厌女症对日常生活的渗透深入、广泛而隐蔽

一些厌女症体现在被默认的、广泛应用的社会规则中。例如“女人应该更加照顾家庭”。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还会这样公开宣称,但规训不被公开重复并不是因为已经被抛弃,而是因为已经被内化在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中。

还有更多的厌女情绪和态度,隐藏在一些我们不易察觉的、被称为“微小侵犯”(micro-aggression)的行为中(hertz, 1986)。从一句笑话到潜在性暴力的威胁,从女性对身体的苛求、到对自我感受的否认和忽略。

身为女性,你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 无数次地觉得小腿再细一点就好了

● 在某次失恋之后,害怕再找不到爱自己的人,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 担心被老板发现你怀孕而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

● 听到年长一些的女性说“生育才让女性的人生完整”

● 发现,或者自己也使用 “一垒”“二垒”这样的“黑话”来形容女性被动接受亲密行为的程度

● 在每次演讲/文章中加入很多“可能”“也许”这样的词来缓和地表达观点(作者表示中枪orz……)

当我们经历上面这些场景时,也许根本没有感觉自己被物化、被冒犯、或是被视作能力差一些的群体,即使感受到些许轻微的、一闪而过的不适感,也会认为应当遵从大多数人的做法才是安全、合理,怀疑是自己过于敏感,或归因于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完美女性才能被接受、被赞美,反之,则活该被贬抑。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2)“厌女”文化在不断地被重复、被强化

福柯认为,语言先于个体存在,成为引用权力的载体。性别这种社会法则通过被反复书写和引用,从而建立起有性别差异的身体(李银河,2014)。

而内含这种性别规范的语言,存在于生活的所有场景中。

还有语言本身。我们日常使用的脏话更多地源于女性和女性的性器官,哪怕是“卧槽”,也是某个词语的委婉表达。语言的使用者也许并没有贬损女性的意图,但语言本身依然带有这样的含义。

家庭也是厌女文化得以传递的重要场所。因家庭放弃事业和自我的母亲成为束缚下一代女性的重要力量,她们用同样的价值观去支配女儿的人生;而那些出于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将希望投射于女儿的母亲,同时也面临着自己对可能实现自我的女儿的嫉妒。

从女儿的角度而言,由于想要避免成为没有自我价值、“无能”母亲的复刻,想要摆脱在家庭中更有权力的母亲对自己的支配,女儿更优的选择很可能是联合父亲——家庭中更有权力的人,这个过程中也绝少不了对父权的妥协。这形成了女性想要反抗父权,必须先服从父权的奇异悖论。

而妥协、服从,哪怕只是暂时的,也是对厌女文化的某种强化。因为我们每一步后退都可以被理解为女性“弱”的证明,每一次服从换来的权利都会绊住、拉扯女性往前的信心。

于是,社会进一步默认女性是弱的、是妥协的一方,不会再有人愿意相信女性原本就可以、原本就做得到。一旦女性获得资源、获得权力,就会被质疑:你是否依靠了男性的力量?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关于“厌女症”的误解

误解一:喜爱女性的男性不会有厌女症

事实是,在表面上看来,很多厌女者是关心和喜爱女人的,他们可能是在吃饭时永远主动买单的那个人。

因此,所谓的“喜爱”女性,实质上喜爱的是女性的“功能”、是男性脑海中的设定的、非真实的女性形象(他们并不真的在意女性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表达,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在意),男人在意的是通过对女性的占有从而对自身魅力的确认。

误解二:只有男人才有厌女症。

事实是,女性对于自己和同性可能更加苛刻。

女性可能会不自觉地自我嫌恶,比如曾想过“下辈子要是个男人就好了”;女性也被教导着回避各种与女性身份、性相关的话题。例如大部分女性生育前,都不曾与母亲讨论过生育可能会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巨大改变和伤害,这些改变和伤害被上一代母亲视作女性应当承受的。

还有一些女性极力排斥“可爱”“温柔”等传统女性气质的形容,然而这并不是厌女症的“例外”。相反,这恰恰是认同男性社会价值、认为男性是更高等的群体的表现。

误解三:厌女的男性对同性恋更友好。

事实上,“厌女”必然会导致男性对(男)同性恋的憎恶。

在异性恋情境下,如果男性之间是可以相恋、可以进行性行为的,那便意味着男性有“被插入”“被支配”的可能,那么,男性还是“处于主体地位的男性”吗?

出于这种对自我认同的怀疑、和对身份模糊性的恐惧,男性(相较于女性)对于相同性别群体内的同性恋现象的反感表现地更为激烈,需要直接将之贬斥为“非男人”,通过“驱逐”对方(男性同性恋)来重新确立主体边界。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今天的结尾其实并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超越指南”,这可能会让你我都感到一些沮丧。就像上野教授所述,不是说我们明白厌女这一现象被建构、被强化的过程,就意味着我们能够超越它。正是因为厌女植于文化深处,才不是能够轻易被撼动的。

即便是女性主义者本身也被厌女症所影响,而女性主义者之所以成为女性主义者,正因为ta们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厌女症,并决意与之抗衡。

对于女性而言,重要的是要因为觉察到自我厌恶和贬斥,而感知愤怒和痛苦。愤怒和痛苦本身不能改变什么,但表达和实践可以。

我们可以试着不将自己限制在所谓的女性特质中,也试着不将这些特质限制在女性这个性别。你可以温柔,也可以同时有力量;我们可以对那些微小、不经意的侵犯,进行明确的反馈,试着清楚、勇敢地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我们可以坚定地相信自己的能力,也试着不再用结果苛责自己。

“厌女”文化也伤害着男性。相较于女性通过身体被物化,男性通常轻视、支配身体,比如不顾一切地冒险,男性也不曾认真谈论自己的痛苦和创伤。因此,停止这种将精神与身体分裂对待的做法,把身体和感受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关注,可能是男性脱离厌女症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男性才有可能“与自己和解、并连接到他人,才有可能不将女性/非男性视作支配的对象,也不惧怕对方的威胁,而是完整接受”。

上野教授在后记里面写:“如果你读了这本书感到不快,那无疑是因为你知道什么是厌女症。”这本十多年前写就的日本著作中提及的诸多现象,放到今天的中国依然可见。今天我们一再讨论“厌女”、讨论“性别歧视”,依然是有意义的。这关系到你我能否完全认识自己、能否与他人建立有效的联结、能否实现自由的重要命题。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二辩驳论(可能是一种“厌女症”)

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人不轻狂枉少年,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知己存盘里!喜欢就分享给您好的好友吧!如有想要投稿或有疑问请邮件反馈到day7765@qq.com。

相关文章

  • 宝可梦女性角色乳量排行

    其实,关于动画《宝可梦》的女性角色的文章,咱们写过不少,今天主要来讲讲除女主角之外的其他女神角色以及她们的女神级宝可梦吧。另外,在《宝可梦:旅途》中登场的索妮亚,也能纳入《宝可梦》女神的列表吧。索妮亚是丹帝的青梅竹马,有着橘色头发,她是木兰博士的孙女,也担任着木兰博士的助手。索妮亚的性格比较开朗,在动画中经常与小豪一起行动。

    2024-02-08 阅读 (263)
  • 女性动态心电图佩戴注意事项

    4.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还常用于评定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药物疗效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性能。对于监测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决定性的指导意义。1.日常生活中时常有些人不时会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头昏或晕厥等疑似心脏疾病症状,但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往往查无实据而诊断困难。此时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能捕捉到常规心电图难以发现的偶发、短阵心律失常或一过性心肌缺血发作,从而使病人得到明确诊断与治疗。这是动态心电图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情况之一。

    2024-02-04 阅读 (142)
  • 送女性朋友礼物排行榜一百左右

    鲜花是送给女性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不同花卉有不同的含义,比如玫瑰代表爱情,康乃馨代表感激等等。鲜花可以送给妻子、女友、母亲,甚至是一位特别重要的女性朋友。男士送女生礼物排行榜,以下是20件送礼物次数最多排行:送给女性一封深情的手写信,表达爱意、祝福、感激等,这是非常贴心的礼物。把你的爱倾注在信纸上,不用太多装饰。

    2023-12-29 阅读 (132)
  • 女性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追求国际性的学术影响,把敦煌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列为重中之重;深度融入国际学术,让世界更好地认识敦煌艺术、认识中国文化、认识中华文明——“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在立项之初,就把“产出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写入开题报告。“反弹琵琶”形象溯源,是“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项目的成果之一。近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敦煌壁画外来图像文明属性研究”在敦煌研究院举行开题报告会。该项目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和敦煌研究院三家单位联合,由葛承雍担任首席专家,以敦煌壁画为研究切入点,破解敦煌艺术中的域外文明密码。

    2024-01-12 阅读 (130)
  • 女性未婚生子能上户口吗

    拥有出生医学证明后,非婚内生育新生儿可以落户吗?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掌上户籍室查询到,按照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新生儿落户需提供出生医学证明原件;父母落户方的户口簿或集体户卡原件(以上适用于国内出生普通新生儿报户);结婚证或者非婚生育说明;父母双方民族不一致的,还应填写《出生登记民族成份确认表》。出生医学证明是新生儿出生的凭证,那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需要哪些手续?记者咨询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理出生证需提供父母双方身份证原件、新生儿姓名、住院号,不需要提供结婚证明。

    2023-12-31 阅读 (122)
  • 结扎对女性的影响大吗

    结扎仅目前有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绝育)与药物粘堵术(药物绝育)两种方法,是一种永久性的避孕方法,它是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措施,在我国尤为重要,我国每年约有上千万的生育期女性施行这项手术,特别是在农村,直到现在还是一种常用的绝育措施,但是做结扎对女性有没有影响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一般结扎手术对身体的影响不是很大,是因为影响月经和更年期的是卵巢和子宫,而结扎手术只切断了输结扎输卵管只是截断了卵子和精子汇合的通道,是个小手术,可能会有轻微疼痛,刀口感染等问题,但不能损伤和影响身体的生理功能,也不影响健康和性生活,更不会伤什么“元气”。输卵管,子宫和卵巢完好无损,因此每月照样排卵,照样来月经,不会因此停经或影响经量,最大的影响是不能生育,已婚的妇女,已经有了孩子的,可以结扎,否则就要三思而后行。

    2024-01-17 阅读 (118)
  • 女性家暴男性比例

    据cnn报道,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德国三分之一的年轻男性承认曾对女性伴侣施暴,另有三分之一的年轻男性认为对女性使用暴力是可以接受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德国男性认为女性本就是家庭主妇,应当以养儿和家务为主,男性则负责赚取大部分家庭收入。而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女性不同意这一观点,她们希望与男性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并共同决策。

    2023-12-31 阅读 (116)
  • 三国女性人物名字及字号.

    三国女性人物名字及字号

    14 甘夫人:刘备之妾,甘皇后,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1 貂蝉: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连环计实施的核心人物。后为吕布妾,白门楼吕布殒命后不知所踪。一说成为曹操的歌女;一说被曹操赠于关羽,后遭关羽斩杀;一说死于乱军之中;一说追寻自己的幸福去了。

    2024-02-16 阅读 (115)
  • 中国优秀女性代表

    “我的妈妈没上过学,但自己学会了认字,学会了开车……她真的很棒!”徐八月告诉记者,母亲在她眼中,具备了所有中国优秀女性美好品质:勤劳、善良、好学……可以和母亲一起旅行,记录母亲的日常,她很幸福。7月10日,海报新闻记者联系到了视频的发布者,也就是这位奶奶的女儿——五莲徐八月。据徐八月介绍,在今年的7月3日,她带着母亲和两个孩子一起从日照出发,趁着暑假自驾游西藏,一边欣赏祖国大美山河,一边陪伴老人小孩。

    2023-12-25 阅读 (111)
  • 女性日记衣服什么档次

    价格定位:完美日记的产品定位相对亲民,其包装设计在保持品质的同时,更注重性价比。而花西子的产品定位较高端,包装设计更注重提升产品的档次感和独特性。品牌调性:完美日记以年轻消费者为主要目标群体,其包装设计注重潮流和创新,力求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花西子则更多地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以及东方女性的优雅气质,追求高品质和高端形象。

    2023-12-28 阅读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