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你更喜欢哪个(悲剧为何比喜剧更受欢迎)

2024年03月28日 阅读 (71)

前几天写了一篇关于张爱玲小说的书评,不少胖友留言说:“张爱玲老爱写一些悲剧。”这一点不否认,但是,并非是张爱玲一人喜欢写悲剧,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都有偏爱“悲音”的传统,甚至可以说是“以悲为美”的。

不论是诗词、散文,还是戏曲、小说,莫不是如此。那么,作家们为何偏爱抒写悲情与悲剧呢?这种的审美心理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基因呢?

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你更喜欢哪个(悲剧为何比喜剧更受欢迎)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

“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有关。恰如陆机在《文赋》中说:“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人的情绪很容易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秋天落叶萧萧,春天枝条萌动,因而人们悲秋喜春。

刘勰《文心雕龙》也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同样是强调“物”对“情”的触发意义与生成作用,是景色的变化影响人内心情绪的起伏。进而“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即情绪的变化会诉诸笔端。

不论是钟嵘还是刘勰,这两位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心与物的互感,而作为抒情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受外物影响很大。

这种现象基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是相通的、互感的;因而追求一种以人合天,与物为一的审美体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作家往往将身世之感、家国之慨与物候迁移联系在一起。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犹记得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这么一段: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就是说天气不好的时候人也会变得很丧。当然,范仲淹很客观,他也写一个好天气往往让人豁然开朗: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能够做到像范仲淹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着实很少,更多古代诗人在面对自然时有一种悲观精神:大自然的力量往往是不可抗拒的,尤其是生命轮回更是让人无可奈何。

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故事开始,就已经显露出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是依然有一种悲壮的抗争精神——即便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也要凭借执着、勇敢的精神去改变。

面对秋风无情扫落叶,宋玉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的感慨,甚至从此奠定了“秋”在古代文学中的基调——悲凉的、肃杀的、萧瑟的,能够衬托出作者的一种低沉的心境。

四季的变迁恰如生命的轮回,同样让人束手无策。所以,即便身居宰执,在明媚的春天,晏殊却忧伤地吟咏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之类的句子。

尤其在东汉末年,瘟疫盛行、战乱频仍,各种天灾人祸,导致生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亡。曹操《蒿里行》中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写,当时人命如草芥的情况可见一斑。死亡的恐惧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因此魏晋时期流行服食丹药、求仙访道。而像曹操这样的枭雄却有途径消解这一情绪,其《步出夏门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果生命的长度无法延长,他选择用建立功业增加生命的厚度。

也就是说,生命轮回的悲哀并非仅仅让人忧伤,人一旦明白“向死而生”的道理,反而会去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人只有真正领悟死,才能深刻理解生。

中唐诗人李贺,从小体弱多病,年纪轻轻就已经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在诗歌中营造了一个个阴森恐怖却壮怀激烈的鬼蜮世界。如“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人世未竟的追求,在鬼域中传唱不衰;怨愤的热血在土中凝为碧玉,千年不消。一个拥有志诚的信念的人,即便是做鬼,也是斗志昂扬的。那么,死亡便因此而成为生命美的延续。

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你更喜欢哪个(悲剧为何比喜剧更受欢迎)

其次,从人与社会关系看。

人的生存条件的获得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单独的个体也往往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本质力量的极大发展。

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往大了说,从政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不二选择;往小了说,作为男子,他们不得不前往朝堂谋生。

但是,这条路并没有那么好走。乱世的政坛自然是充斥着许多残酷的政治斗争与政治迫害,即便是治世,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如下总结:“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列举的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子以及《诗经》的创作者们,都无一例外地遭受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毒打,却也无不是在经历生活的磨难之后反而写成著作与名篇。所谓“发愤著书”也。

到了唐朝,韩愈顺着司马迁的思路提出“不平则鸣”(《送孟东野序》)。所谓“不平”,指的就是政治生活带来的糟心事。韩愈甚至认为,“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荆潭唱和诗序》)真正的好作品是“恒发于羁旅草野”的,往往是在被流放、被漂泊过程中,在不得志、在饱受打击当中产生的,作者受外界的刺激越大,怨愤越多,写作才会寄托作者更真实的情感,才能写出好文章。

宋代欧阳修也提出类似观点,即“诗穷而后工”,说的是穷苦的生活际遇有助于激发作家的创作出优秀作品。这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文学现象并非一次又一次的巧合,其中暗含着文学创作的规律——

文学创作是一种心理宣泄,作家必须表现真挚、强烈的感情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文学创作源于现实生活,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文士对黑暗的社会、腐败的政治有了切身的感受和认识,会自觉不自觉地沉入社会生活,反而触碰到艺术创作的真谛,所写出的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真正的声音,容易引起共鸣,更能感染、启发读者。

处于社会中的人们,还面临着一个更大、更无奈的课题——旧制度在毁灭的过程中往往造成人的悲剧命运。

马克思的一段话对此现象写得到位,他说,“当旧制度还是从古至今就存在着的世界权利,自由是个别人产生的超前想法的时候,换句话说,当旧制度依然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消亡的历史是悲剧性的。”

很明显,当个性发展超前于当下大环境时,那么将会很容易陷入孤立,人物的目的与实践也将遭到否定。尤其是旧制度的权力相当大的时候,个体性的创新思维就不具备普遍现实性,因而往往被视为荒唐的异端而遭到扼杀。

《红楼梦》虽然借鉴了明清时期流行的“才子佳人”故事框架,但却也有极大的突破性。最明显的是就是抛弃了“才子佳人”的大团圆式喜剧结局,处于封建大家族的宝黛但却向往现代社会的爱情,他们的个性被抹杀,甚至殒命。

同时,曹雪芹通过宝黛爱情悲剧带出了封建家族没落史,展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从兴盛到没落的悲剧。在这种巨大的必然性面前,主人公们机关算尽,动用一切可行的方式,但最终还是无可挽回。即便是曹公有心偏爱的各种年轻女性角色,却也给她们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结局。

鲁迅先生说《红楼梦》的悲剧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通篇的悲凉之感,让人窒息。

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你更喜欢哪个(悲剧为何比喜剧更受欢迎)

再者,人对悲伤之情的敏锐感受力。

“以悲为美”诗学发端于人类丰富的人生情感体验。人的情感记忆中最难以忘记的往往是悲伤之情。

曹植提到“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他把“慷慨”与“悲心”联系起来,并把悲情看作诗歌创作的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祈求幸福,躲避灾难,但是文学创作却热衷于表现人生的苦难,而读者也乐于从中体会到快感和审美享受。

换句话说,不仅是创作者对悲伤之情有很好的把握,从读者角度看,表现苦难、引人悲伤的作品是相当有市场的。

宋代评论家严羽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即描绘死亡、灾难、战乱、贬谪、思乡、离别、失恋等导致悲痛之情的诗歌,会带给读者更大的震撼,这类作品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当无辜者受到伤害、弱者遭到不公平待遇,当美好的生命即将逝去,读者将意识到人生与存在的悖谬,便很容易产生恐惧与怜悯。甚至会进一步激活人生命内在的能量,促使了希望的生成和生命的价值实现。即痛感上升为快感,悲感上升为美感。

也就是,“审悲活动使人的情感和理智的快慰,从根本上说,就是使人的生命力充分的活跃”。(出自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你更喜欢哪个(悲剧为何比喜剧更受欢迎)

图源@呼葱觅蒜

没错,“以悲为美”的重心虽在于“悲”,但落脚点却在于“美”。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典悲剧的表现,往往是哀而不伤的,体现出一种中和之美。

“中”就是恰到好处,不上不下、不多不少,任何一面都要适度;“和”就是事物的多样统一以及各种对立因素的统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于西方悲剧的那种崇高的、狂飙突进的姿态,中国古典悲剧一般会有一定的调和因素。有时候故事结局会以一种幻想的方式,对悲剧作“补偿”式的处理:如《窦娥冤》中的“六月飞雪”与后来窦父亲自审理案件使得真相大白于天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投江之后,李甲得了怪病、孙富受惊而终,冥冥中有股神秘的力量帮助杜十娘报复伤害她的人;有时候作者甚至会把所有的悲剧消融在一种虚幻的和谐里:悲凉彻底如《红楼梦》,最后却归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古老的爱情传奇《梁祝》中男女主角双双殒命,却从坟墓中飘出一对蝴蝶。

也就是说,中国式的悲剧,很少悲哀到底,一般会在悲剧的情节上加上一个稍显亮色的隐喻或结局,以免破坏了中和之美。

我们该记得鲁迅先生的《药》,全篇一直笼罩着一层压抑的氛围,却在结尾处写夏瑜的坟顶开出了一圈红白的花,让人似乎又看得到希望。这种处理方式,很明显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悲剧审美和喜剧审美你更喜欢哪个(悲剧为何比喜剧更受欢迎)

“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来源于悲壮苍茫的浩大自然,发端于悲惨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困苦的人生际遇,根植于人类丰富的人身情感。

优秀的悲剧作品的功能在于让人面对人生的苦难,看清生活的严峻,直面惨淡的人生。从而引人深刻思考,使人性走向成熟与完整。

本文图源:呼葱觅蒜

兴趣阅读:

女强男弱:男权社会下中国古代文学爱情主题中女性为何反而强势?

《窦娥冤》:一个男权文化中无法避免的悲剧

李贺的死亡美学,其实是一种反抗

人不轻狂枉少年,天下谁人不识君。海内存知己,知己存盘里!喜欢就分享给您好的好友吧!如有想要投稿或有疑问请邮件反馈到day7765@qq.com。

相关文章

  •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不过,有学者也认为“《非常突然》中刘青云、蒙嘉慧和任达华间暧昧的三角恋情,隐喻出大陆、香港、澳门三地微妙的关系”,但这种说法可能较为牵强,主观色彩较为浓厚。谈到“审美日常生活化”就不得不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一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当他提出这一观点时,他是站在对西方现代性的批判立场上提出的,是对社会生活和艺术关系的再认识。根据费瑟斯通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深入解读,不难发现,当下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已经披上审美或者说美学的外衣,普通大众赖以生存的都是空间每天都在被修整翻新,生活空间内的一切要素都被纳入审美的范畴之内,美学概念不断向外扩张。“日常生活审美化”更多强调的是“美向日常生活的撒播”。

    2024-02-19 阅读 (78)
  • 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美深入到生活的每一(生活艺术·多元杂糅的审美日常).

    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美深入到生活的每一(生活艺术·多元杂糅的审美日常)

    样板间,从玄关处开始,便选择了一种非常后现代的艺术审美倾向。东西方元素的碰撞、丰富细腻的美学呈现,微妙有趣的氛围营造,为目标消费群体,勾勒出一份强调品味、艺术、质感、实用且包容的日常生活片段,与精英知识阶层完成对于高度匹配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在审美艺术化的生活方式中,家就是一个开放的文本,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沉默的对白。在这里,一切细节都不只是符号和语言,更是连通了触觉和视觉、外形和内涵的文化表征,是具体的日常期待,以及栖居于此的美好向往。

    2024-04-04 阅读 (76)
  •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设计的关系(把握审美与体质因素的相互作用).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设计的关系(把握审美与体质因素的相互作用)

    体质是影响人类审美观的重要因素,体质变动会带来审美观的变化。在面部美学设计中,一定要重视求美者的体质因素,把握审美与体质因素的相互作用。当我们从横向视角来看现实生活,其中的审美标准是比较确定的,但美丽同样与人的体质非常相关。体质好的人,往往会反映在审美上面,带给人更美好的观感。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因生活习惯、饮食、遗传等因素的影响,人的体质也会千差万别,带给人不同的审美感受。

    2024-06-07 阅读 (66)
  • 白幼瘦是男性审美还是女性审美(这并不是女性审美的唯一标准).

    白幼瘦是男性审美还是女性审美(这并不是女性审美的唯一标准)

    近年来,女性的这一观念有了些许变化。一些女性开始追求一种与传统不同的审美观,不再崇尚“白、幼、瘦”,开始接受各种类型的肤色、身材、气质,逐渐接纳健康的黑、自然的衰老和高大的体格。“女性身体美”不具有唯一标准,而是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女性对容貌、身材、健康的理解与追求,受到了社会文化对女性美的定义与评价的影响。曾经,在统一的审美标准下,有些女性外形都以白、幼、瘦、柔弱、性感为美。有些女性怕黑、怕老、怕胖、怕体格过于高大、怕身材没有曲线,陷入了对自己容颜和身材的巨大焦虑之中。还有些女性因此节食减肥、整容医美,引发了健康风险。

    2024-05-05 阅读 (62)
  • 唐代以前女性审美(唐朝真以胖为美).

    唐代以前女性审美(唐朝真以胖为美)

    “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这是苏轼笔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这句诗歌的描述让我们不难得知,唐朝杨玉环是一位体态丰腴的美人。而出土的唐代历史文物中,女性角色也是刻画成了圆脸,高大,衣服宽松的形象。环肥燕瘦虽各有不同,但以胖为美俨然成了大众对唐朝审美的解读。查阅史料才发现,历朝历代可能肥胖之人都不受欢迎。但任何论调的出现都有其引出的背景,唐朝确有以胖为美的时期,可那针对的仅仅是女性,在那个与外族对抗的尚武时代,男子仍需孔武有力才能保家卫国开疆拓土。查证一番,结合唐朝政治和历史文化,与华夏传统审美产生冲突的“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从何而来?文章将从人文政治地理因素展开探索。

    2024-05-31 阅读 (61)
  • 妻子变成小学生大结局是悲剧吗(武汉小学生被撞身亡).

    妻子变成小学生大结局是悲剧吗(武汉小学生被撞身亡)

    2023年5月23日武汉一年级可怜的小学生谭某在校园内被老师刘某驾车撞倒后碾轧身亡事件,备受关注,当时有看到孩子母亲去找学校交涉理论。视频中母亲穿着整洁,理性冷静到异常的反应。真的让人特别的难受,稍微有点常识有同理心的人都会知道,人到的悲痛极致才会有应激创伤的反应,根本哭不出来的。就在大家为这位母亲惋惜的时候,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的父亲居然也在面临网暴和谣言,他的儿子在学校里被车撞倒不治身亡,他在面临着丧死之痛,也在面临着恶意评论致伤,很有可能他的坠楼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但是用谁来为此负责呢?

    2024-06-01 阅读 (59)